2020 或許是我們記憶中最特殊的一個春節(jié)
熱鬧喧囂止息
城市靜默無言
但仍有一群人與看不見的敵人對峙
為無數(shù)普通人守住生活的秩序送來心安
2020匯得行·致敬勞動者
致敬每個平凡人的高光時刻
(文中所有圖片均遵守安全要求進行拍攝)
韓 和 珍
武漢市第八醫(yī)院項目 保潔主管
自元月23日封城開始,韓主管就和同事們駐扎在八醫(yī)院,沒回過家。在八醫(yī)院成為第四批被征用的發(fā)熱定點門診與收治醫(yī)院后,他們的保潔范圍不再僅限于電梯、步梯、走道、花壇及垃圾轉(zhuǎn)運站這些范圍,還包括給病人送餐、搬運氧氣瓶、抗擔架、給救護車清潔消毒、幫忙卸貨運送物資、臨時搭建搭雨棚、病房樓道消毒工作等等。光是氧氣瓶,一天最多就運送了104個到各樓層各病房,晚上更是隨時待命,電話來了,就得起來抗擔架、給救護車清潔消毒。
一直到4月15日,八醫(yī)院新冠肺炎病人全部出院,做了3天全院清潔消殺工作,八醫(yī)院恢復正常營業(yè),她們才逐漸緩和過來。
韓和珍瘦瘦小小的個子,疫情期間又瘦了8斤,但她的聲音卻非常洪亮,整個人精氣神十足。她回憶,當時醫(yī)院醫(yī)護工作都是超負荷,各處人手又不足,咱們不能像醫(yī)生護士那樣沖在一線治病救人,那就做咱們力所能及能做的,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。韓主管自豪的說,我89年就入了黨,黨員的覺悟那必須要有!現(xiàn)在回想起來,真的是拿命在拼,特別想感謝所有一起堅持的同事,感謝公司領導經(jīng)常過來幫忙解決問題過來慰問我們,也非常感謝八醫(yī)院領導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。
閆 毛 娟
武漢市政府項目 保潔主管
得仔去找閆主管的時候,她手機消息提示音就沒停過,邊回復消息,邊抽空回著得仔的一些話。談話不到10分鐘,就有電話過來,有個辦公室馬上要清掃消毒,閆主管抱歉的笑了笑,立馬起身聯(lián)系保潔人員,領著大家投入到工作中去了。
疫情期間,市政府是政府工作及防疫指揮的心臟,車輛來往、人員來往比平時更甚。市政府的保潔工作基本從上班開始,就是全天循環(huán)。有時候弄晚了沒有車回不去,就借床棉被在庫房休息。
閆主管說,當時比較難的有兩點,一個是因封城和交通原因,服務處人手不足,交通不便,好在這些問題,集團領導相當重視,全力支援幫助解決了;還有一個就是雨天路面的清掃,下雨讓樹葉大面積掉落,關鍵是落葉粘在地面上,非常難掃。有時候?qū)嵲趻卟粍?,大家只好用手撿,雖然是大冬天,但頂著寒風反復作業(yè)往往也能出一身汗。
她說,什么事情都得自己帶頭做,先做好了表率,你才能帶動大家。光靠嘴巴去帶,是帶不動的,人家不會服氣。
隋 潔
武漢市紀委項目 項目經(jīng)理
隋經(jīng)理自2013年隨丈夫工作調(diào)動,從青海舉家搬至武漢,同年進入?yún)R得行,就在市紀委項目服務處工作,至今已有7年。對于這個項目,她笑著說,都快像她第二個家了。
疫情發(fā)生后,根據(jù)甲方管理要求,大家從初二就住到項目。直到得仔4月21日聯(lián)系她的時候,她還沒回過家。
雖然當時大家都是在家隔離,但市紀委工作人員是正常上下班,加上疫情期間來武漢支援工作的外來人員,工作量是平時的2倍。2月初,基本都是早7點到崗,晚11點多下班。經(jīng)常到晚上10點多都還有會議,會議服務需要大家隨時待命,做好保障。保潔工作平時整個院區(qū)只需2個大垃圾車,疫情期間根據(jù)實際情況,增至5個大垃圾車裝載垃圾;平時一天只需要收1趟垃圾,現(xiàn)在一天要收3趟。疫情期間有同事家里父母去世的,都是快去快回,沒有人臨陣退縮,沒有耽誤工作。甲方有物資需要搬運的,咱們就出人幫忙,只要他們有需要,咱們能做的就去,也真心感謝甲方對我們工作的支持,大家在一起,守望相助,一起抗擊著這場疫情。
問起具體解封時間,她說這得看甲方通知。離家這么久,比較想孩子,每天就是在睡前和家里人、和孩子通通視頻電話,緩解緩解思念之情。
鄭 四 萬
長江傳媒大廈項目 保潔員
18000步,這是鄭師傅每天的固定運動量,這些步數(shù),是每天風雨無阻在長江傳媒大廈各處、各樓層間工作的記錄。
疫情期間,媒體工作者工作繁忙,進出長報大樓的媒體工作者日均達500人次,還有很多媒體工作者需往返一線,大廈的衛(wèi)生要求極為嚴格,擔子更重。
鄭師傅主要負責大廈里所有電梯、不銹鋼門的保養(yǎng)、清潔。長報項目比較大,共有24部電梯,1000多扇不銹鋼門。疫情嚴重時期,每天要達到6次清潔消毒,反復多次、大量的清潔作業(yè),鄭師傅每天步行就沒有低于18000步的。
鄭師傅的清潔桶上,掛著各種瓶瓶罐罐和清潔工具。問起這些工具的用途,鄭師傅滔滔不絕和我們分享著自己的心得,而說起不銹鋼門的清潔保養(yǎng),鄭師傅更是一套一套:清除不銹鋼門表面污跡時,你得先用軟布擦,污跡太重時可用牙膏或?qū)S们逑磩?,去污后也得立即擦拭干?hellip;…他反復提到,這些工作都要符合標準,要經(jīng)過領導和甲方的審核的,不是隨便意思意思就行的。
可以看出,他是在認認真真做這件事情,有動腦想辦法去優(yōu)化去完善,去做到最好,而不是單純?nèi)ネ瓿梢粋€任務。
程 達
廣發(fā)銀行大廈項目 客服助理
客服妹妹今年才20歲,當時聽說市政府項目缺人,積極響應公司號召,拖著行李箱就去馳援。妹妹說當時領導說的是支援1個星期,但是因為疫情一直比較嚴重,領導也問過她的意見,是想回去還是繼續(xù)呆在這里,可以自己選擇。她說當時沒多想,覺得這里需要她,那她就繼續(xù)。就這樣馳援工作再繼續(xù)10多天,后武漢市交通開放,市政府項目人員回歸,她又馬不停蹄回到廣發(fā)銀行大廈項目,繼續(xù)在原崗位做好服務工作。
和她聊天途中,她反復提到,自己做的真的不算什么,也沒什么大不了的,都是小事。市政府那邊她主要是做會議服務,雖然會議頻次比較多,但是這和那些在外面風吹雨淋、沖在前線的同事們一比,真的不算什么。對于這次采訪,她還感覺特別不好意思,非常害羞。
她的工作看上去也許毫不起眼,像大多數(shù)普通人,總是默默無聞做著一些事。但正是這種踏實肯干,不張不揚的態(tài)度,讓“平凡”變成“非凡”。
宋 海 濤
東港國際花園項目 項目經(jīng)理
宋經(jīng)理原是山東人,當過4年兵。4年當兵經(jīng)歷,宋經(jīng)理做事雷厲風行,他奉行這么一句話:說十句空話不如做一件實事!答應別人的事情,應該立馬去做,不該拖也不能拖。
回響起疫情最初那段時間,他說當時東港仍有1200多位業(yè)主在家,而且小區(qū)屬于還建房,老人比較多,光是孤寡老人和特困戶就有50多戶。他說當時壓力大,每天都睡不好,整個人崩的像張弓,像個“瘋子”。自身安危都是其次,主要是小區(qū)這么多人的安全問題,第二是他們的吃喝問題。要解決,而且要解決到位?;緶仫柦鉀Q到位,大家才能安安心心在家隔離。
當時交通不便,大家就住到項目上;沒有食堂沒有外賣,大家就自己做飯解決溫飽;買東西不易,就想方設法,加各種群聯(lián)系物資為業(yè)主團購到小區(qū)里,盡量滿足大家的需求。
宋經(jīng)理說他們東港的業(yè)主超級暖心,有阿姨送家里做的包子,還有人做好粉蒸肉給他們送到門崗,還有次大雨天給一個婆婆上門送藥,婆婆看到他全身都被淋濕了,當時沒說什么,到晚上卻送來了一個黑色袋子,原來黑色袋子里裝的是一雙棉拖鞋。宋經(jīng)理說,業(yè)主的這些人情味兒,是他再回想起這些天工作時印象最深刻的事情,這些感動會轉(zhuǎn)化成自己更強大的能量,去更好更盡責的為業(yè)主服務。
鐘 建 農(nóng)
漢橋花園二期項目 項目經(jīng)理
鐘經(jīng)理今年已經(jīng)60歲了,2月份的大冷天,武漢公共交通停運,他就每天騎車電瓶車從漢口家里往返項目,來回各1個小時。遇到雨天穿雨衣,雪天騎不了車就聯(lián)系各位朋友順帶。
和鐘經(jīng)理聊天能發(fā)現(xiàn),他的心態(tài)非常平和,說話做事和和氣氣。他說,咱們經(jīng)歷過03年的非典,對病毒應該有正確的認識。擺正好心態(tài),防護措施做到位,好好工作就行,畢竟全國人民都在堅持崗位,逃兵是少數(shù)。
疫情嚴重時,經(jīng)常收到投訴,主要是一些業(yè)主擔心搭乘電梯被感染,不愿意下樓,就把垃圾扔在了樓道。為了緩解矛盾,鐘經(jīng)理會帶頭,和同事一起定時巡樓,幫忙有需要的扔垃圾、清潔消毒。
面對部分業(yè)主的不理解、不配合,他也會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,并承擔起為居家隔離人員采買生活用品的任務,甚至為打工人員墊付水費。
俞 震 紅
集團行政管理中心 司機
俞師傅是一位貨真價實的老司機,有20年的司機經(jīng)驗。疫情期間,城市交通封鎖,因市政府項目原因特殊性,需要每天早晚接送該項目服務處員工上下班,為保證員工能在早6點20前準時到崗,每天4點多鐘就得起床,5點不到就要出門,出發(fā)前還得檢查車子情況,做好準備工作。晚上送完大家,近8點才能回到家,做好當天的行車記錄后,再給全車做消毒工作。
心里壓著事,夜里總睡不踏實,怕因為睡過頭耽誤所有人的時間。好在大家都非常自覺和配合,說好的時間,從來沒有誰遲到,讓車等人的。俞師傅說,咱們這個團隊處的像家人一樣,雖然疫情期間工作辛苦,但大家在一起奮斗,每天互相提醒注意防護互相打氣,挺開心的。
59天連續(xù)工作,俞師傅跑遍了武漢的大街小巷,堤角、二七、常青、園博園、走馬嶺、關山等地接送大家;配合采購,去漢口北購買材料,再將材料送匯得行各項目……有時候一天下來,就吃飯的時候能休息一會兒。他的車,記錄著7000多公里的路程,相當于從武漢跑上海4個來回。
他說一開始不覺得害怕,后來疫情越來越嚴重時候還是會擔心會恐懼,但是強烈的責任意識,不允許自己當個膽小鬼,要他做的事,絕不會有任何推脫,相信把防護做到位就行。
疫情里
他們堅守崗位、不辭勞苦
以細心和責任守護千家萬戶
他們未曾留名
只是踏實地做著自己“應該做的事”
他們是無數(shù)優(yōu)秀匯得行物業(yè)人的代表
篇幅有限這里我們只選取了幾位代表
但我們知道還有很多很多腳踏實地
默默奉獻的匯得行物業(yè)人
而正是無數(shù)個他們匯聚在一起
于靜默里點亮了希望之光
照亮我們前行


